專業名稱 | 計劃類型 | 層次 | 科類 | 計劃數 |
---|---|---|---|---|
藥物制劑 | 非定向 | 本科 | 理工 | 2 |
藥學 | 非定向 | 本科 | 理工 | 4 |
制藥工程 | 非定向 | 本科 | 理工 | 4 |
中藥學(彝藥學) | 非定向 | 本科 | 理工 | 28 |
中藥學 | 非定向 | 本科 | 理工 | 4 |
英語 | 非定向 | 本科 | 理工 | 4 |
動物藥學 | 非定向 | 本科 | 理工 | 2 |
西南民族大學坐落于天府之國,位于芙蓉之都的錦繡成都,是民族高等教育鑲嵌在祖國大西南的一顆明珠。學校含文、史、哲、經、管、法、教、理、工、農、醫、藝等12個學科門類,占地面積近3000畝,學校有23個學院;有本科專業8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00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博、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建校66年來,一批又一批各族學子從學校踏入社會建功立業。
學校是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學校,民族博物館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和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多項校園文化建設成果分獲全國、四川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特等獎、一等獎。 學校出版的學術刊物主要有公開發行的《西南民族大學學報》、《民族學刊》等。學報(文科版)連續多年入選CSSCI來源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國社科院評為“民族學與文化學”類權威期刊。
學院藥學院建有民族藥物制藥工程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民族醫藥研究院、少數民族藥物研究所、羌醫藥研究所、民族醫藥創新研究與開發實驗室,總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F已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創新研究水平高、在國內外同行中具有較強學術優勢的“中藥及民族藥物創新藥物研究與開發”、“中藥及民族醫藥知識與經驗的傳承與整理”、“中藥及民族藥物資源開發與傳統炮制研究”以及“中藥及民族藥物藥效物質基礎及質量標準研究”4個學術研究創新團隊,儀器設備總值近1800余萬元。
西南民族大學前身為西南民族學院,創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
1954年,西南大區撤銷,學校改由四川省領導。
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由“西南民族學院”正式更名為“西南民族大學”。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增列為民族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至此,學校已有民族學和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兩個博士點。
目前,學校含文、史、哲、經、管、法、教、理、工、農、醫、藝等12個學科門類,占地面積近3000畝,有“三校區一基地”,在成都市有武侯校區、航空港校區、太平園校區三個校區,在阿壩州紅原縣有“西南民族大學青藏高原生態保護與畜牧業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校舍建筑面積112萬平方米。有56個民族的在校全日制學生3萬余人,教職員工近3千人。
學校教職員工近3千人,其中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400余人。學校匯聚了一批又一批愛崗敬業、嚴謹治學的優秀教師,有51人先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8人先后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1人先后為四川省突出貢獻專家,7人先后為國家民委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9人為國家民委領軍人才人選,8人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7人為國家民委中青年英才人選,57人先后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
學校普通本科專業面向全國招收包括漢族在內的各民族考生,其中少數民族考生約占招生總數的65%。根據生源情況,學校與各省(區、市)招生主管部門商定調檔比例及其中的少數民族考生比例。預科班只招收少數民族考生。學校認可各省(區、市)規定中適用的加、降分政策,同等條件下,少數民族考生優先錄取。
收起
本文移動端訪問網址:http://mip.100zhaosheng.com/comxnmzdx